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办机关2013年度工作总结表彰会议。我代表办领导班子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年来不辞辛苦、勤恳敬业、埋头苦干、勇于奉献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
2013年,我办工作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巩固机构编制“负增长”成果为重点,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中央编办给予了重点宣传报道。
一、突出改革主题,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现新突破
把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起草了《吉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吉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实施意见》、《关于严明机构改革纪律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的通知》等30多份文件并按程序报审。抽调办机关20多名骨干力量组成审核指导组,采取“三下三上”等方式对 “三定”方案进行审核把关。7月份,新组建部门的“三定”规定审定通过并下发,我省是全国较早完成6个部门整合任务的省份之一。遵循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着力推进职能转移、职能下放、职能整合、职能加强,对11个涉改部门的职能进行了重新理顺。新组建部门共取消下放职能31项,整合职能16项,承接职能9项,加强职能15项,较好地解决了部门间职能交叉的问题。提出了省政府职能转变目标任务建议,组织开展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等5个专题调研,会同省监察厅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新组建部门落实“三定”规定情况和列入今年计划的17项职能转变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检查调度。统筹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代省政府起草了《关于市(州)、县(市、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并按程序报审,组织召开了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视频工作会议,于年底前完成了市(州)级卫生、计生机构的整合组建工作。
二、狠抓重点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
2013年5月省政府明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由我办牵头。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组织力量克服困难,加班加点,起草下发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实施方案》、《关于做好省政府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落实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国务院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承接工作的通知》等15份文件,协调抽调省直有关部门37名业务骨干组成11个指导组,推进实施了两轮省级行政审批项目集中清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第一轮共减少省级行政审批项目167项,占28.2%;取消和下放126项,占26.6%;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0项,占27.8%;取消省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38项,占32.8%。第二轮从11月份启动,初步确定取消、暂停、合并、下放和委托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共69项,占19.8%。同时,对国务院2013年以来分四批取消下放的334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涉及我省应取消的46项全部取消,应承接的36项全部落实。我省是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行动较快、清理力度较大、成效较为明显的省份,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
三、破解难点问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新进展
我省自2011年底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来,起草下发了《实施意见》并召开了推进会议,2012年集中力量开展了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整合撤并了1.4万多个事业机构,为事业单位分类创造了有利条件。2013年受中央编办委托,我办作为河北等6省的牵头单位,组织起草了片区事业单位分类目录,经反复调研修改,并报中央编办备案同意,将确定的目录文本作为6省分类样本。起草了《吉林省事业单位分类实施方案》和分类目录,协调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财政有关政策的意见》等5个配套文件,均以省委省政府两办文件印发。利用5个月时间,组织开展了全省事业单位事企职能交叉问题的专题调研,摸清了此类单位的基本情况,研究起草并以省委省政府两办文件印发了《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职能与生产经营职能分离的指导意见》,为推动事企职能交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政策支持。
四、勇于攻坚克难,继续实现机构编制“负增长”
到2013年12月底,全省机构编制继续保持了“三降
五、注重基础建设,切实提升编制管理水平
2013年3月,我们抽调办机关骨干力量组成5个课题组,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等5类机构开展了编制标准示范性课题研究,探索了编制标准研究的方法模式。在此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全省开展事业单位编制标准课题研究的意见》,9月初召开视频会议对市县两级编办承担的78个事业单位编制标准课题研究任务作出部署。12月末,以省编委文件印发了事业单位83个编制配备标准,初步形成了我省事业单位编制配备标准框架体系,实现了编制科学规范管理的新突破。推进编制信息公开,2013年3月,我们首次将全年1.5万名编制使用信息一次性向社会公开发布,获得了用编单位、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中国机构编制网、《吉林日报》等主流媒体给予了报道。年底前,又将2014年10321名编制使用信息一次性向社会公开发布,初步建立了编制使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推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拓展管理系统功能,先后建立编制业务网上审批、空编使用管理、超编超职数报警等7个业务分系统和数字化档案库。建立了信息比对验证机制,及时对新进人员和应退编减员人员信息进行核对。完善管理系统数据信息容灾备份体系,有效提高了编制信息数据存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加大监管和服务力度,简化年审手续,完成了省直1229家事业单位年审工作,对11家出现违规问题的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废止了71家未参加年审或未通过年审单位的登记证书。全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率继续保持100%。扎实做好政务大厅窗口服务工作,全年共办理落编减员3190人次,展示了编制部门和编制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
六、切实转变作风,机关自身建设展现新气象
2013年7月以来,我们认真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开展“六个一”活动为载体,聚焦“四风一顽症”问题,采取“四下四上”的办法,认真查找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加强了制度建设,推动机关作风转变。全年机关干部平均下基层蹲点3个月以上,会议总量减少了80%,节省经费50多万元,发文减少了21%。分别在陕西延安和江西井冈山举办了两期全省市县编办主任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办机关举办了多期业务培训班,规范了机关审批件办理流程。采取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竞争择优的方式,任用了6名素质良好、年富力强的处级干部,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组织干部职工为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震灾区捐款64100元。全省中文域名注册率达到89.2%,位列全国前五名,得到了中央编办通报表彰。编发《吉林编制信息》108期,被中央编办和省委、省政府采用信息265条。较好地完成了2012年度全省机构编制统计工作。编纂了《吉林省机构编制年鉴(2013)》。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回顾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同志们以事业为重,加班加点,攻坚克难,不计得失,展现了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据统计,全年我办共向省委省政府省编委和中央编办报送工作意见279份,制订政策性文件120个,撰写调研报告、工作汇报等文稿1353份,平均每个工作日文字量近2万字,积累工作档案4.5万份、300万页,审核修改数据57万条,累计加班7400多天、人均加班近60天。我们的每项工作成果,都凝聚着大家的辛勤汗水和艰苦努力。实践证明,办机关干部职工队伍是一支勇于开拓、能打硬仗、值得信赖的队伍。在此,我代表办领导班子向办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全体同志以及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14年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省编委和中央编办部署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埋头苦干,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谱写编制工作的新篇章,为加快吉林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和机构编制支持!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借此机会,祝同志们及家属新春愉快、阖家幸福、万事如意!(秘书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