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重点工作

省编办迅速组织学习贯彻全国编办主任会议精神

时间:2014-01-29 来源: 字体显示:  

全国编办主任会议结束后,省编办迅速采取行动,组织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一是向省委、省政府、省编委领导报送了全国编办主任会议传达提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作出批示,要求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和省政协等几大班子都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王儒林批示:“请省委常委并燕明、凤栖同志阅(黄燕明同志系省政协主席,荀凤栖同志系省人大党组书记)”。省长巴音朝鲁批示:“此会议精神很重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过去的一年,全省机构编制工作围绕中心,创新思路,务实开拓,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望在新的一年抓住改革新机遇,强化管理新举措,扎实推进我省机构编制事业新发展。”省委组织部长齐玉批示:“徐晗同志此件请安排部领导和各处室传阅”。二是112召开主任办公会议,组织办领导班子和各处室(单位)负责人学习会议精神,并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确定2014年全省机构编制工作重点方向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深入谋划。三是114召开了省编办机关全体干部大会,集中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省编办主任浦生林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全年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了部署。四是117召开了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编办主任会议精神,对2014年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作出部署。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采取多种方式全面系统地学习《决定》,全面把握精神实质,加强政策理论武装。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有机结合,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五个发展”目标和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重心、转变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上下功夫,勇于创新,改进服务,狠抓落实,廉洁高效,充分发挥编制部门的职能作用,实现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的新突破。

——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认真抓好省市县三级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的组织实施。抓紧完成《吉林省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报批工作。协调督促各牵头部门按时完成2014年省政府21项职能转变工作任务,加强检查调度,确保工作实效。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力争6月底前完成市县改革方案的报批任务,9月底前完成检查验收工作。推进简政放权,要在2月底前完成第二轮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力争实现现行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明显减少,逐步实现省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零审批”的工作目标。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对保留的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建立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做好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集中力量,在6月底前完成分类工作。要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和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探索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对一般性公共服务原则上引入竞争机制,通过财政向社会购买,不再通过增加编制解决。进一步创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方式,推进事业单位网上登记,探索将事业单位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开办资金验资登记改为确认登记,推动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制度。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要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努力解决好严控机构编制与满足事业发展需求的矛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吉办发〔201327号)精神,进一步严格机构编制管控,巩固全省机构编制 “三降一升”的良好势头。在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期间,停止审批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新设机构、机构升格事宜,确需新设的采取“撤一建一”或整合职能的方式加以解决。全省事业编制总额以2012年底统计数为基数实行总量控制,并力争在总量内有所减少。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配备领导职数,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文件规定需要新增领导职数外,不再批准新增领导职数。要加大对职能严重弱化、工作任务不饱满单位编制的收回力度,强化对违规占编的清理力度,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储备一批机动编制。2014年全省要收回事业单位10%的空编,由各级编制部门列入机动编制统一调剂。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要解放思想,破除加强工作就得设置机构、增加编制的习惯思维。由注重使用编制向购买服务转变,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对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可由市场提供、社会承担的公共服务,逐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由政府设立公益岗位的方式完成。要继续抓好事业单位编制标准制订工作,在去年出台的83个标准的基础上,继续采取省市县三级编办联合攻关的方式,再制订一批编制标准,力争使分类后的公益类事业单位编制标准达到全覆盖,其它事业类机构全部实现编制上限管理。要创新管理方式,继续坚持和完善编制管理绩效考评制度,发挥“吉林省机构编制管理改革专项资金”效能,确保编制管控目标的有效实现。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加强省市县三级“编制人事财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提高编制管理效率、强化网上监督、实现信息共享、节约行政成本创造有利条件,打造吉林省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升级版。

——着力打造“阳光编制”。坚持把打造“阳光编制”作为全省编制系统服务群众、加强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精心谋划,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效。要推进信息公开,认真抓好省编办《关于推进信息公开打造“阳光编制”的意见》的落实,力争在6月底前实现全省机构编制基本信息的网上公开,扩大群众对编制的知情权、监督权,提高编制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要转变工作作风,省编办要狠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的落实,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编制系统干部队伍的专业培训、正规培训、全员培训,与省电大联合开设机构编制管理专业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编制管理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公务行为,树立编制部门的良好形象。

(秘书处供稿)

责任编辑:吉大正元李博[打 印][关闭窗口]
长春市南关区源汇西街366号 邮编:130028